常春藤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?說好故事更重要!附申請 PS & SOP 模板

GPA / 語言考試以外,你是什麼樣的人?用一個好的故事框架讓夢幻學校牢牢記住你吧!

Hi~我是Roxanne, 台灣師範大學畢業,
應屆申請上Columbia Tech Management Master Program,
過去的實習經驗都是在 Saas Tech 做 Sales & Marketing!

Hi~我是 Sarena, Pratt institute Pratt institut interior design 畢業,
過去在室內設計領域有 3 年工作經驗,
2025 決定一邊在 startup 工作一邊念 Columbia MSBA master.

一開始,我們也對申請好學校完全沒有頭緒。

我們沒有名師指導,也沒有特別的資源,
只是靠著網路上看來的資訊,一邊摸索、一邊嘗試。
當看到別人那些完美的履歷和精彩的作品集時,也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格。

但後來我想,也許「不知道怎麼做」不代表「做不到」。
我們開始從最小的地方著手——

重新整理自己的作品、寫下我真正在乎的事、
然後把那些片段拼成一封屬於自己的故事
那封信不只是申請文件,更像是一場和自己的對話。

寫下我們曾經的迷茫、轉折與熱情,也誠實地說明為什麼我們想透過申請研究所繼續探索科技 / 藝術領域,展現真實的自我同時搭配學校與科系的錄取偏好,希望這場申請能夠讓學校與我們雙方都能有所收穫!

當我們收到錄取通知時,才明白也許名校並不只看成績,
他們想看見的是那個願意主動成長、敢於表達、即使不確定也願意嘗試的人。

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原來學會「怎麼申請好學校」,
不是去模仿別人的完美路線,而是學會用自己的語言,說出自己的故事。

我們想要分享過去讓我們申請上哥大的
Personal Statement & Statement of Purpose 架構
希望對接下來要申請學校的你們有幫助 !

Personal Statement 架構

by Sarena, [背景]

開頭: 吸引注意的事件+個人情感

“At 16, I failed to build my first light installation — but that failure lit something else in me.”

中段: 展開故事,描述挑戰與行動

“I spent nights testing materials, watching how light interacts with space…”

轉折: 展現內在成長

“It wasn’t about perfection anymore. It was about understanding emotion through light.”

結尾: 將故事延伸到學術與未來願景

“At Columbia, I hope to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design and human behavior.”

Subscribe to keep reading

This content is free, but you must be subscribed to Roxanne's Newsletter: Influence with Life to continue reading.

Already a subscriber?Sign in.Not now

Reply

or to participate.